一、培养目标
本专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,德、智、体、美、劳全面发展,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,良好的人文素养、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,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,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,掌握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所需的电工电子技术、单片机、PLC 编程调试、运动控制、 供配电、电气制图、工业组态与网络、工业机器人简易编程与维护等知识和技术技能,面向先进智能制造等行业的电气职业群,面向通用设备制造业、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的电气工程技术人员、 自动控制工程技术人员等职业群,能够从事企业电气设备(或企业供配电系统)及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安装、调试、运行、维护、检修、管理等相关工作的首选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。
二、就业面向
就业面向电气工程技术人员、自动控制工程技术人员等职业,电气设备、电力设备、电气控制及自动化系统的设计、安装、调试、运维、技术改造等岗位(群)。主要从事工作为电气系统的安装与调试、电气及自动化设备的调试与运维、小型控制系统的设计与改造、供配电系统的调试与运维等。
三、培养规格
(一)素质要求
1.热爱祖国,热爱中国共产党,拥护社会主义制度,具有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与使命感;
2.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诚信品质,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社会责任感、社会公德意识和遵纪守法意识;
3.树立正确的世界、人生、价值观念,具有一定的职业规划意识和创新创业意识,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合作精神;
4.具备一丝不苟、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,爱岗敬业、认真负责的职业精神和甘于吃苦、乐于奉献的劳动精神;
5.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,良好的质量意识,环保意识,安全意识和信息技术素养;
6.具有健康的体魄、心理和健全的人格,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,良好的生活作风与行为习惯;
7.具有一定的艺术和人文素养,崇尚中国传统文化,具有一定的跨文化交际意识,能够形成一两项艺术特长或爱好。
(二)知识要求
1.掌握机械基础基本知识和机械识图的基本方法;
2.掌握必需的电工、电子技术、电机电器等专业基础理论和知识;
3.掌握常用电气仪表和常规电控设备的基本方法和原理;
4.掌握 PLC工作原理, 熟悉 PLC电源、CPU、I/O等硬件模块, 熟悉典型 PLC控制系统架构;
4.掌握直流调速系统 、交流调速系统的基本原理及应用知识;
5.掌握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、系统特点、性能指标等基本知识;
6.掌握现场总线、工业以太网等工业网络基本知识, 掌握组态软件和组态监控系统 组成等基本知识;
7.掌握运动控制技术的基本知识 , 掌握变频器控制、步进电机控制、伺服控制等基本原理和知识;
8.掌握工厂供电及电力电源的基本知识, 工厂变配电所及供配电设备功能和使用、工厂电力网络构成和特点等;
9.了解智能传感器、智能仪表、工业机器人等现代智能设备基础理论知识和操作规范 , 并了解智能制造基本流程和相关知识;
10.了解本行业相关的企业生产现场管理、项目管理、市场营销等基础知识 。
(三)能力要求
1. 具有识读和绘制电气图、工程图的能力;
2. 具有使用电工工具和仪器仪表进行电路故障检测与排除的能力;
3. 具有低压电气控制系统、可编程控制系统分析、设计、安装与调试的能力;
4. 具有调速系统设计、安装与调试的能力;
5. 具有供配电系统安装、调试与运维的能力;
6. 具有自动控制系统分析、设计与运维的能力;
7. 具有工业网络与组态技术应用、工业机器人应用、控制系统集成与改造的能力。
四、主要专业课程
电工技术、电子技术、工程测量、计算机辅助设计、传感器与检测技术、机械基础、供配电与照明技术、电气控制技术、PLC技术、电气施工技术、工业网络与组态、单片机、自动化生产线等。
五、毕业要求
1.基本修业年限3年,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学习需求,合理、弹性安排学习时间,最长不超过6年。
2.按规定修完所有课程,成绩全部合格,学分达到毕业规定学分。
3.毕业设计成果考核合格;参加半年的顶岗实习并考核合格。
4.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综合成绩合格,综合素质实践教育考核合格。
5.鼓励学生在校期间获得职业资格证、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以及普通话、英语三级等证书,但不与毕业证挂钩。
6.本专业毕业生继续学习(主要有两种途径):一是参加专升本;二是参加自学考试,其专业面向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、自动化、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等。